無憾的道別:安寧心理師溫柔承接傷痛與遺憾

RM62.00

库存 2 件

Sku: GM-心理-385

库存 2 件

会员优惠

当前会员等级: 小兵

登录注册以查看您的会员优惠

会员等级 优惠
小兵《大将出版品》将享有10%优惠
大将-10% = RM56.00
元帅-15% = RM53.00
出版社:

內容簡介

「我怕來不及跟我爸爸媽媽……和好。」
──離家十幾年的女兒癌末時所說……

映之安寧心理師,陪你走人生最後一段無憾的路。

以同理,傾聽末期病人的恐懼、憤怒與自責;
以理解,接納末期病人家屬的絕望、沮喪與不安。

末期病人的難搞、憤怒、沮喪、不安、恐懼,甚至尖銳的言語攻擊,映之安寧心理師溫柔理解、承接;

而在難搞、憤怒、沮喪、不安、恐懼、尖銳的言語攻擊背後,那些埋藏在末期病人心底最深處,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知曉的遺憾與未竟之事,映之安寧心理師引導著他們,讓他們傾聽自己。

與生命道別,我們無可逃避,
但我們能用愛,走得無憾。

‧心心是醫院最小的老病人,一歲不到診斷出癌症,照顧她的母親悲痛:「我這麼努力,妳卻這麼受苦。」
‧「其實我都知道爸爸快死了……可是媽媽叫我不能說。我在想,是不是每次媽媽不在,我都叫爸爸跟我一起偷偷吃泡麵,才害他生病的?」
‧六十多歲的男病人對醫生嗆聲:「啊不會開刀就說啊……乾脆來死一死啦。」
‧「我怕來不及……跟我爸爸媽媽……和好。」離家十幾年的女兒癌末時所說……

二十二篇末期病人的故事,每一篇都扎心、盈滿淚水,而映之安寧心理師在無盡的溫柔、柔軟與同理中,細膩提醒:當孩子罹癌,要跟孩子說嗎?當孩子父親或母親離世,如何陪伴孩子的悲傷?在幫孩子好好說再見之前,是否能先好好愛?而當老年人喪偶,不但易被忽略,且悲傷更容易躲藏在抱怨裡,以及當面對摯愛的家人將離世,我們能不能接納並允許自己理解,無論是仍想積極治療,或選擇安寧,那都是因為愛。

作者簡介

王映之 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護理師身心領域雙碩士。曾任馬偕紀念醫院諮商心理師等,現任職於好晴天身心科診所。

她曾以「安寧心理師」的身分陪伴過癌症、臨終的病人及家人。

人們臨終前,多半歷經了疾病摧殘。佝僂的身軀、超載的心靈、舊日關係裡的愛恨情仇也在生命終點前的瞬間迸發。受苦的靈魂需要溫柔承接,於是,她本於初心,以愛為名,帶著「我願意」的勇氣在幽谷伴行,為的是讓人在臨終慌亂中安然,在生命苦澀中仍回甘。

在本書中,她以心理師的視角,書寫擔任安寧心理師期間的工作紀實,想讓讀者們透過她的視野觀看疾病與死亡迫近下,越發顯露之人性真、善、美。

期許自己成為以「療癒」為旨的心理治療者,致力關懷人類生命中的失落創傷與悲傷。臨終陪伴的經驗讓她在每一次的諮商工作中,以真誠、開放、柔軟與個案一起面對當前生命的困頓與失落。她擅長聆聽,因為她相信,表面的情緒困擾、精神症狀的背後,都有需要被聽見的心聲;她也擅長分析,在理性與感性交互運作中,承接個案的苦痛、梳理問題的根源,並找到內心的動力及渴望。期待每個生命都能善待自己的身心、走上自己的療癒旅程,更積極做出改變,真誠自在地活在當下。

曾出版《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合著)。

重量 0.5 公斤

30天热销商品

作者阵容

最新商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