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

RM53.00

库存 1 件

Sku: GM-心理-398

库存 1 件

会员优惠

登录注册以查看您的会员优惠

会员等级 优惠
大将-10% = RM48.00
元帅-15% = RM45.00
出版社:

內容簡介

●我們怎麼會走到這裡?
[諮商室內,最坦誠的伴侶面對面,
愛的考古題,掏心拆解。]
市面少見呈現「婚姻諮商」真貌,如此寫實,又似曾相識。
  ▌我們怎麼會走到這裡?下一步,又何去何從?
  夫妻兩人,與婆婆的「三角關係」;
  她原諒先生外遇,但鞭撻著出軌的自己;
  「爭吵、冷戰、道歉」無限輪迴,令人心累;
  孩子的拒學問題,其實是婚姻問題的冰山一角……
  ▌以他們的故事為借鏡,讓我們為了「我們」,再努力看看,好嗎?
  ◆◆◆
  坐下來,好好談,
  因為我們在乎彼此,遠超過一切。
  ●「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有不同的想法,但還是一起來諮商?」
  心理師陪著伴侶們,在茫然的婚姻迷霧中,一同探尋可能的出路。
  非要戰贏老公的太太;自覺像局外人的先生;依賴者遇上照顧者,宛如「父女檔」的夫妻;「你追我逃」的焦慮妻子與逃避丈夫……
  →夫妻之間存在著某種角色分配模式,但是「沒有不變的關係」,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若模式未隨之進化或調整,關係便可能龜裂、變質。
  ●「對於這段關係,你們期待會發生什麼改變?」
  心理師牽起溝通,領著雙方說出困難和挑戰,細膩解讀話語及行為背後的動機,逐步深入問題的本質與核心。
  才發現:嫉妒丈夫升職的妻子,其實是自我價值的懷疑;原以為有擔當地責任一肩扛,竟是傷害親密的元凶。
  →關係是互動出來的,穿透表面的僵持,兩人就有機會共同發展出彈性,而只要其中一人起了轉變,便能帶著整段關係開始轉動。
  兒時見父母衝突、受苦,羅子琦心理師心疼地想著:如果有人幫幫他們就好了。投入伴侶治療多年,她運用對話與練習,協助雙方明白其實兩個人都受傷了,進而看見彼此的困境和限制,也能尊重對方的努力,重建對於關係的信任,以及自信。
  【給愛一個機會,並給自己一份接納,我們陪伴著彼此,走一段修復的路。】
  ◆◆◆
  ●心理師的相愛練習:
  1.關係是「互動」出來的:
  【一個人能做的】我願意為關係努力,探索關係中的自己有沒有調整的可能。我先做出調整,也可能帶動另一方的改變。【兩個人能做的】我們兩人相互扶持、提醒,一同嘗試在關係中不斷修正與練習,陪伴彼此走一段修復的路。
  2.看見自己如何參與其中,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
  我與伴侶的關係像什麼?在互動中,我怎麼「參與」?過去與現在的比喻有沒有不同?是什麼讓關係模式不一樣了?要改變這樣的關係,我可以怎麼做呢?在一段關係之中,沒有人是局外人。
  3.我們是伴侶,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一段品質良好的關係,不在於多麼緊密與相同,而是兩人能涵容不同,卻又能彼此分享;兩人能各自獨立工作,也能一起快樂生活。能夠先一個人快樂,才有機會擁有兩個人的快樂。
  4.伴侶是一段關係經營的合夥人:
  「合夥」的前提是有共識,並且接受自己無法改變對方。關係要融洽,未必得「都一樣」。如果能夠「接納彼此的不一樣」,將能為關係帶出更大的成長空間。
作者簡介
羅子琦(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證書諮心字第000800號,十七年執業資歷。
  ●晤談專長:伴侶與家庭關係、原生家庭、性別暴力與創傷、憂鬱與失落、職場壓力。
  ●參與並督導跨專業家庭系統工作,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家扶基金會大同早療中心、第一基金會、天使心基金會、台北市家暴中心等單位合作心理師,企業員工培訓講師,未來Family數位專欄合作作家。
  ●曾任桃園諮商心理師公會身障家庭方案督導、天使心基金會關懷部主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輔組專任諮商心理師等。
  小時候喜歡靜靜地旁聽、觀察家中大人談話,在台語、客語不同聲道的轉換中,經歷家庭帶來的成長與失落,而在家庭與生涯追尋中,試圖替自己爭取自由空間。
  執業迄今十七年,不斷在自身的家庭經歷中,反思「關係」所蘊藏的各種養分與傷痕。深耕專業,持續接受華人心理治療學會辦理之「系統取向治療訓練」、家族系統取向訓練師個別諮商督導。
  一路與許多婦女、伴侶、家庭和青少年工作,因而更加企盼透過文字分享實務經驗的方式,帶動更多的「你」與伴侶、家庭,願意一同在關係中學習、成長。
  另著有:《傷心的人,請舉手──練習接納傷心與失落,找回前行的勇氣》(四塊玉文創出版)。
重量 0.5 公斤

30天热销商品

作者阵容

最新商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