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視力漸漸模糊,一個意想不到的世界卻清晰起來。
從習以為常的光明到未知的黑暗,這是一段充滿挑戰與驚奇的個人奧德賽。
寫作當下,作者正處於一種即將失明的奇怪狀態──他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這種疾病會讓患者在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裡,從視力正常轉變為完全失明。
他處於這種災難性的情緒當中,感覺整個世界就要消失,但同時興起了頑強的好奇心。他有意識地踏入廣大盲人世界,對失明族群進行全面性探索,包括生理體驗、語言文化、社群組織、政治需求及心理機制。
擺盪在時而聚焦、時而模糊的雙重視野,讓他思考人是如何透過視覺/非視覺,構建習以為常的意識型態、情感連結與自我認同。這個獨特的視角不僅挑戰了一般人對失明的刻板印象,更對「正常」和「殘疾」的界線提出質疑。
「當一個盲人最重要的技巧是——你必須願意迷路,並且相信自己有找回方向的能力!」這本書既是一本誠實而動人的回憶錄,也是對「看不見」的細緻觀察與理解。作者以一種多數人未曾想過的方式說故事,展現了面對未知的勇氣與決心,鼓勵我們如何從容地接受生活中的不確定和各種變化,從而在彼此的差異或連結之中,獲得啟發。
作者簡介
安德魯.李蘭(Andrew Leland)
作家、節目製作人,專欄文章發表在《紐約時報》《紐約客》《麥克斯維尼季刊》和《舊金山紀事報》等知名媒體,同時是廣受好評的藝術文化類播客《風琴手》主持兼製作人。2003年開始擔任《信徒》雜誌、McSweeney’s, Chronicle Books等出版社編輯。他在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密蘇里大學和麻塞諸塞大學教授創意寫作和新聞傳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