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你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寫給癌症病友與陪伴者的心理照顧專書。
「如何面對癌症?」
當生命中最翻天覆地的暴浪襲來,別獨自哭泣……
商沛宇(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臨床心理師):
「身為心理師是協助人們,看見心中隱微的力量,覺察自己為何而戰。」
/
「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才會生這種病?」病人悲憤自問。
生病不是任何人的錯,
但此時,「加油」或建議不是解答,
那無助,需要我們專注地聽,
這正是最珍貴的療癒。
身為癌症關懷的臨床心理師,商沛宇細細傾聽著眾多家庭,從他們的故事深深地看見:病人不只是病人,家屬不只是家屬,在這場聞之色變的疾病之外,他們還是有壓力需宣洩、有心情想傾訴、有日子要繼續好好過──有著自己獨特生命故事的人。
然而,隨身體腫瘤相伴而生的「心理腫瘤」肆虐內心,讓想說的話卡住了,情感停滯,使彼此在這場艱辛的治療戰役中備感孤單。
.病人的情緒需要出口→身旁的我們,如何做個「稱職的垃圾桶」?
.疾病的巨變,讓人茫然到底為何而活→從可以做到的一小步開始,逐步建立穩定的掌控感,找回治療動機。
.「都是因為我不夠堅強」→面對自身這場病,如何強化心理復原力?
.「看他這麼痛苦,我卻幫不上忙」→身為陪伴者,如何透過自我關懷,增加照顧能量?
/
這是一本極少見,為癌症病友與陪伴者而寫的「心理」照顧專書。從相伴的珍貴生命經驗中,沛宇心理師整理出癌症心理協助的四大重點,提供實用方法及思考:
❙病家的人際聯繫.病人的心理復原力.家屬的自我關懷.最後的安寧照顧❙
病痛沒有人能代受,但,愛可以成為最堅定的守護力量。衷心期盼本書成為一座幫助溝通的心橋,牽繫起病友與陪伴者,以愛相依,不再孤單。
商沛宇(臨床心理師)
目前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並擔任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心理腫瘤與安寧療護發展委員會」執行祕書。曾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臨床心理師。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主修健康心理學,致力於探討生物、心理與社會因素如何對一個人的健康與疾病狀態造成影響,應用相關心理學知識(如:壓力因應及調適、重大疾病與慢性病的適應)協助促進身心健康、預防疾病,以增進整體生活福祉。
一畢業就誤打誤撞成為「安寧心理師」,懵懵懂懂地陪伴了一千多位末期病人與家屬,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
帶著生命終點前的這片風景,順著疾病軌跡向前,轉換身分為「癌症心理師」,從病人初診斷、檢查、手術與治療的過程,便加入心理照護服務,發展更全面、多元的人性關懷。
不喜歡有距離感的醫病關係,熱衷於當一位能與病家互相關懷且充滿人情味的臨床心理師。喜歡以自己身為「人」的一面貼近病人的生命,試著和病人一起發展出「生病」以外的豐厚故事,共同探索其生命的獨特之處,活出他們想要的樣子。
夢想是將非主流發展為主流,做自己認為對的、有意義的事,走出一條有自己風格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