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与出版(3):改与不改

张爱玲写过一篇〈编辑之痒〉,我想编辑看了都心有戚戚焉。

英文名言有“编辑之痒”(editorial itch)这名词。编辑手痒,似比“七年之痒”还更普遍,中外皆然。当然“浜”改“滨”,“言必有失”改“言必有中”,不过是尽责的编者看着眼生就觉得不妥,也许礼貌地归之于笔误,径予改正。在我却是偶有佳句,得而复失,就像心口戳了一刀。明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况白纸黑字,读者先有了个印象,再辨正也晚了。(《对照记》)

她写得客气,说是尽责所累。尽管再版后修改过来,读者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难以挽回

为什么编辑会修改那句话?张爱玲的原文是——

事实是我从来没脱出那“尴尬的年龄”(the awkward age),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说话。话虽不多,夫人不言,言必有失。”

编辑以为那是引用孔子对闵子骞的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自我劝勉话虽不多,但开口就要说到点上。于是把“言不必失”改为“言必有中”。但其实作者想表达的,单纯是不会说话。“夫人”一词也不是指称闵子骞。她挖苦自己,不说话,而且说了也出错。

为了不引起误会,于是和编辑一来一往,最后改成:

事实是我从来没脱出那“尴尬的年龄”(the awkward age),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说话。话虽不多,“夫人不言,言必有失”。

加上了开关引号,既不是引用,也有表示特殊的情景。其实也难怪编辑,因上下文要连起来还是有点“崎岖”。她首先反过来说自己并不是一说话就说到点上的,是话少且容易说错话。这个“虽”字也是蛮棘手的。

我也曾犯错,一书提到廉价组屋的价钱,从三十千改成三百千,作者觉得没问题。书籍出版后,核对事实才发现三十千才是正确的,于是列印了额外的纸条给每一本书加注。这些错误的词语、句子,出版后收到也会收到批评与回馈。

文章增删,比如文句不通、篇幅太长,或者与事实相违,都是比较复杂的修改,并且需与作者再确认,作者必须知道出版前修改了什么。无论如何,作品最后呈现的应该是作者的风格而不是编辑的风格,不能越过删改的界线。

出版前要注意的是,书中重复内容、错别字、文法错误、笔误,都是审稿校对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日期、数量词、名词的使用与统一,比如面子书或脸书,择一使用即可。又,第一次出现的中文地名旁予以注记英文/马来文名,例子:峇東埔 (Permatang Pauh),则第二次出现同样的地名,就不必重复注记。这些都是耗神耗时的。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