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文化
归属之仪: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群的记忆、现代性与认同
RM112.10 MYR
请选择所有选项.
——内容简介
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先前在大英帝国体制下所组建的多族群且多元社会,转变成为现代国族国家。一如许多后殖民国家的处境,族群认同成为这个新国家赖以建构政治体系的主要原则;也如同许多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殖民时期的马来西亚的族群意识是「其中各个群体相遇且相处」的结果,「他们会藉由文化手段,刻意标示彼此在权力、经济地位、政治企图心与历史想像上的差异与不平等」。
华人的庙宇和节日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面向,其不仅是华人移民建立其社会存在感、组构社会生活,并展现经济实力的一种手段;华人也透过文化实践传递社会记忆、创造属于族群的「记忆剧场」。
1979年,人类学家白瑨到槟城进行华人传统信仰的民族志研究。在田野中,她学习华语,也学着讲混合马来语的福建话,她试图从乩童、道士、寺庙管委会,甚至政治人物等槟城华人身上,建构出一套他们关于自身信仰以及认同的叙事。但这个田野方式在她1987年来到台湾后发生了变化。她在台湾意识到,台湾在历经日本统治、国民党占领、蒋介石丢失中国大陆前后所发生的几场创伤性事件,塑造了台湾闽南人所抱持的政治态度。槟城历经超过一百五十年的英国殖民政府以及脱离殖民后的马来西亚政府的统治,同样塑造了槟城华人的社会记忆、仪式习俗和社会政治策略。她决定纳入英国殖民时期的历史文献研究,试图从人类学角度,探讨槟城华人从1786年到1990年代所面临的族群归属感议题。
白瑨试图以人类学的视角、人类学知识,重写──也重新解释──一部槟城华人史。
本书依历史脉络分为两部。第一部「殖民地槟城的宗教与社会」,从历史人类学角度探讨槟城华人社会的在地化,以及华人对英殖民政府「治理」的回应;第二部「当代槟城的宗教与族群复振政治」聚焦于另一个转折──1963年脱离英国殖民的新加坡、北婆罗洲(沙巴)、砂拉越各邦,与马来亚联合邦共同组建马来西亚。之后经历1969年513事件、1970年「新经济政策」,在土著/非土著的区分下,华人的处境形同次等国民。面临此一重大身分危机,华人社会以民间宗教庆典作为对政治紧张的积极回应,从传统文化中找出提升华人共同意识的载体,并试图让国家政策重回地域国族主义(territorial nationalism)的方向。
槟城华人面临英殖民政府、后殖民的国族国家马来西亚的政治势力支配,试图透过社群共同仪式塑造社会记忆,进一步建构其主体性,并与现代性的价值互相调和,追求独立且合乎时代的认同。
这是槟城华人追寻认同的故事;也是一部以槟城华人为例,进一步思考华人离散、族群归属、历史记忆、现代性与认同的民族志作品。
——作者简介
白瑨(Jean DeBernardi)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长期任教于加拿大亚伯达大学人类学系,2021年退休。其研究取径为像征人类学,主要关注槟城华人的民间宗教、中国与新加坡的道教现代化、新加坡的福音派基督教与弟兄运动(Brethren Movement)、中国的茶文化,田野地包括槟城、新加坡,与中国武当山、武夷山等地。
白瑨自1979年开始于马来西亚槟城进行当地华人社群研究,并与当地及新加坡的学术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归属之仪》是她多年研究成果,也是她研究槟城华人民间宗教的代表作。仍有:The Way that Lives in the Heart: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and Spirit Mediums in Penang, Malaysia(2006)、Christian Circulations: Global Christianity and the Local Church in Penang and Singapore, 1819-2000(2020)。
出版日期:2023/12/27
页数:560
开数:长21×宽14.8
ISBN:9786267209707
出版社:左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