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华——一名中国留学生眼中的马来西亚

RM20.00

书名:走马观华——一名中国留学生眼中的马来西亚
作者:邵宝辉
出版日期:2017年6月24日
语言:简体中文
定价:RM 20.00
ISBN:978-967-419-231-0

5 in stock

Description

内容简介

《走马观华》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对马来西亚政治的种族主义和一些大马青年对身份认同的误读予以扳正,再度以“常识”告诉读者;只有错误的政策和政治才是种族主义的温床,而不是任何个别人士对某种文化的追求。——黄金城(评论人)

跨文化交流的要旨是“理解”,忘记了这点,交流的意义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流于形式。今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让地球村民通过“同情之理解”达到“懂你”之境,从而走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大同直路。——白贵(教授)


作者简介

邵宝辉

男,1973年生于河北定州,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为新闻史论、华侨华人与华文媒体及中国现代文学。主持省、市、校各级研究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曾获2007年保定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现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员,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邮箱:shaobaohui2008@163.com


目录:

 

序:中国青年学者眼中的马来西亚/黄金城 3

序:“懂你”的关键是“同情之理解”/白贵 8

辑一:走马观政治

大马民主政治的新起点

投票与否,这是一个问题?

大马做官不容易

你会选择哪种化妆方式?

“巫统末代首相”并不可怕

反对党只是民主的橱窗?

大选与“愚蠢的季节”

首相手中的双刃剑

给马华公会进一言

珍惜手中一票

华裔票=情绪票?

大选嘉年华变色?

装在套子里的马来西亚

期待一场漂亮的马华党选

马华:增肥不如瘦身

马华“新路”向何方?

马华中央代表定前途

入阁:马华的险棋

细历暮年,尚能饭否?

马华应在内阁率先求变

马华入阁:尴尬的新局

马华与国阵:命运共同体

国民和解的牛鼻子

伊斯兰刑法是死胡同

中马关系经得起考验

期待伊斯兰党真正转型

坚持底线:马华何妨高调

行动党道歉不如反思

当政者的假想敌

“新希望”的希望

政府该出手时应出手

马哈迪海啸

马哈迪:“高调问政”的模范

再见,卡巴星

卡巴星的哀荣

辑二:走马观社会

尊重记者,支持记者

向记者致敬!

理性应对“网络谣言”

——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回响

本地媒体何罪之有?

媒体决定政治人物命运?

媒体不宜使用“反华”标题

好记者给人带来惊喜

网络:上天的赐礼

报业未来不是梦

慎用“种族主义”标签

大马种族问题有多深?

让法律彰显社会公正

茨厂街的象征意义

“外来者”与大马困境

多元社会能否孕育更多优势?

大马华裔人口的喜忧

城市公共交通有待改善

大马有“回锅油”!

大马的秋天

生活在希望中

性骚扰就在身边?

槟城的疤

槟理大60%学生脚车代步?

环保问题不是孤岛

罪案的骨牌效应

自杀不是唯一的选项

马六甲的魅力

外劳不是大马的痛

人才vs外劳引发的思考

辑三:走马观文化

保护大马历史文化符号

异样中秋一样情

你可能不知道的哈芝节

你还会过冬至节吗?

虔诚与激情:大宝森节印象

马年中国春晚印象

大马的开斋节景观

也谈华人的身份认同

可贵的规则意识

饭后付费的浪漫

浮罗交怡及其传说

让新加坡传奇继续

白血传说之谜

宗教信徒的国民义务

爱与宗教

大马颜色多彩

辑四:走马观华教

华教斗士是国族建构的绊脚石?

华教的“运”和华社的“动”

大马华教运动的省思

华教症结不只在教育部

关丹独中是试金石

董总纷争,谁先收手?

华小宜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打通华小的信息渠道

探索华小教学新模式

为何英语教学水平低落?

还会再见——《走马观华》代后记

索引


序01×中国青年学者眼中的马来西亚──邵宝辉《走马观华》

文/黄金城

 

马来西亚华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早在“一带一路”的概念尚未成为当今政商界的“显学”之前,早有无数学者探索求之。

有者是从“海外华人”的视角评论大马华人,视它为一种中华移民在海外特殊情境下的产物。早期的南洋华人移民,既有“北望神州”的故国情怀,又有“落地生根”的实际考虑,个人身份的认同与当地政商文化的冲突,成了这一代人最大的困扰;学术研究多围绕在彼等的身份认同、在地冲突、文化适应等,以王赓武为首的海外华人研究,对此着墨甚多,卓有贡献。

然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原有的“输出革命”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过后,改为“输出资本”和“输出文化”,其影响力逐步扩展至非洲大陆,与中国毗邻的东南亚诸国当然更饮水自知;东南亚华人过去被列为中国在海外输出革命的“第五纵队”,成为当地政府的眼中刺;现在又因中国资本输出,华人在语言及文化上的优势,再成为接通两地政商的桥梁。

中国早已不再是输出革命的中国,海外华人也在半世纪的变化中,解决了身份认同问题。新一代的华人不会“回首故国,北望神州”,但却会受惠于中国的强大经济和文化输出,不论是到中国经商交流求学,或是接待中资企业,文化机构甚至亲朋戚友,甚至是从媒体上“阅读中国,理解中国”,都会以一种新的角度和观感来对待之。

另外,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因素,东南亚国家内的其他族裔对中国的了解较为局限,加上长期受西方视角影响,难以掌握全域,与东南亚华人存有不少差距。因此,东南亚需要一本通史式的“中国读本”来理解一个变化中的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同样需要一本详尽的“东南亚读本”,甚至是“马来西亚读本”、“新加坡读本”、“泰国读本”等,理解“一带一路”上的各个国家与国情,才能因时因地制宜,调格旧有的思维框架。

中国青年学者邵宝辉的新书《走马观华》,正是他旅居马来西亚期间,对马来西亚,尤其是华人社会的一种观察与解读。本书文章类似随笔,全部发表在马来西亚华文报章(包括笔者曾经供职的《东方日报》), 里头的文章从华文教育谈到民主选举,从马华公会谈到行动党的元老卡巴星,也谈了多元文化在大马的各种发展,及时的对马来西亚时事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虽说时事评论受限于时局演变,一两年后再回顾当年的文章,不免予人沧海桑田之感,更何况是历时五年的文章!本书收录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1年12月26日,迄今正好过了五年,谈的是大马华文教育的斗士是否是国族建构的绊脚石。不同的大马族裔受制于眼界与利益,难有共识,迄今无解。文章所提到的各种论点,即使换了政府,也没有答案。如今再看,观点虽不新颖,但文章仍未过时,值得一读。

《走马观华》谈时局,也谈文化,但着墨最多的还是华文教育,可见作者旅马多年对此问题的关注。但许多事件至今仍然困扰着马来西亚华人,尤其是华文教育的各种争议;从关丹中学到大马华教运动的方向,迄今风波不止,本书收录的文章也就给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华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看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在众声喧哗的网路时代,人人都是评论人,但热闹有余,深度不足,也造成了谬见横行,浮云遮目,看了许多文章,反而让人更糊涂了。《走马观华》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对马来西亚政治的种族主义和一些大马青年对身份认同的误读予以扳正,再度以“常识”告诉读者:只有错误的政策和政治才是种族主义的温床,而不是任何个别人士对某种文化的追求。大马一些知识青年“有知识,无常识”的问题虽不严重,但及早发觉,也算未雨绸缪,就当是作者对马华文化界的关爱吧。

《走马观华》毕竟是一位中国青年学者留马期间的社会观察随笔,历经五年,总结成书,对马来西亚和中国的读者来说,里头大部分的文章仍未过时,一些建言,也足以作为参考。尤其如今政客商人高谈“一带一路”,但知之甚少,于国于民,难有实利。

正如先前提到的,东南亚需要一本通史式的“中国读本”来理解一个变化中的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同样需要一本详尽的“东南亚读本”,甚至是“马来西亚读本”来理解马来西亚,尤其是在历史上与中国休戚相关的大马华人。从孙中山革命、抗日战争到发展马中关系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大马华人都站在前线,其中有文化的认同,也有情感的联系,而不单是政治与商业的计算。以王赓武为首的海外华人研究,过去以海外华人在所在国的文化适应,敌人等为要旨,随着中国新一波移民的到来,新旧中国移民的相互影响与当地族群的互动关系,更值得深入研究。

我们需要一些不同的中国“知马派”来理解我们,梳理更到位的马中关系,而不一定是政商人物的官腔官调和样板套路,《走马观华》至少应该是中国人理解大马华人的一本入门手册,让更多中国朋友对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有更深入到位的认识。作者当时在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有学术的训练,却无学术蛋头坐井观天、夸夸其谈的恶习,此书虽说是“走马观华”,却见用心。但愿他继《走马观华》之后,再写一本马来西亚研究的专书,让更多中国朋友认识马来西亚和大马华人,书写新时代的马中关系。

是为序。

 


序02ד懂你”的关键是“同情之理解”

文/白贵

 

本书是作者邵宝辉于2010-2016在大马理科大学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一个“业余收获”。期间,由于受《东方日报》助理总编黄金城先生邀请开设专栏“走马观华”,于是一发不可收,发表时评类文章近百篇。由一个中国人开设专栏,断断续续从2012年到2016年,时间跨度有五年之久,即使在作者后来赴美访学的一年中,也没有完全中断。这在大马华文报业史上或许是个特例,至少在《东方日报》史上是第一次。可以为中马友谊搭起沟通的桥梁,也可为未来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

这些文章内容涵盖大马政治、社会、文化、种族、宗教、教育、传媒等诸种领域,唯因兴趣与知识背景之故,经济一类较少涉足。作者自说是“走马观华”,谐音“走马观花”,其实并非泛泛之观感,而是下了功夫,有比较丰富的资料和深入的思考。单就视角而言,除了有中国角度即第三者的角度,冷静观察,还能以大马华人“在地化”的角度,感同身受。可说既有旁观者的疏离与清醒,也有入乎其内者的同情与理解,时有独到与启发的观点,颇能新人耳目。

据了解,这些文章伴随《东方日报》广泛接触到西马大量华人读者,同时也在东马《诗华日报》刊发,在砂拉越与沙巴与读者相遇。而《东方日报》网络版发布以及其他网站如“佳礼新闻”转载后接触更多的网民,个别文章在一周点击率排行榜上还曾经名列前茅(如《为何英语教学水平低落》、《入阁:马华的险棋》)。说到进一步的影响,有些篇章被大马本地相关部门使用,如《马六甲的魅力》出现在马六甲州行动党网站;有的(《华教症结不只在教育部》)则被中国国内网站如中新网、侨网转载;有的(《装在套子里的马来西亚》)被新加坡文献馆收录。显然,这些文章确实产生一些实际的影响,能够与当地读者产生互动,并在更加辽远的母国引发共鸣。而现在去看,本书定格历史立此存照,为大马本地读者提供“整体”借鉴之外,也足以充当一般读者的向导,供给希望了解大马尤其华人状况的人士一个比较鲜明的印象。

我本人曾先后四次到马来西亚访问、交流,洽谈合作。去过吉隆坡、槟城、新山、亚罗士打、马六甲等地。为河北大学与马来西亚的理科大学、理工大学、北方大学、彭亨大学、吉隆坡建设大学、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做了一些联络、沟通的事,在好友李彦龙先生的帮助下,先后把河北大学近三十名教师送到上述各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迄今为止,大部分已经学成归国,本书作者宝辉便是其中之一。而我在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十五年多之后,也从院长位置上退下来,改去主持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去做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跨文化交流研究了。追溯起来,最早萌生搞跨文化交流的念头,还是起自当年的马来西亚、新加坡之行。上述二国,作为原马来亚成员,有很多相似处,尤其多元文化及其包容性更是如此,除了族群人数比例有所不同(大马以马来人为主体,新加坡以华人为主体)之外,两国相似度较高。在同华人交流的时候,虽然评价各异,但说起马来人的平和与包容,大家还是普遍认同的。

作为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多年的一位教师,本人深感媒介对人的影响非同小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言不虚。在地球村时代,国家、族群、文化之间的隔膜、摩擦甚至冲突此起彼伏。除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因素以外,跨文化交流滞后,相互隔膜,重视从媒体上认识世界而忽略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式的深入对象世界去感受不同文化,是一个普遍现象。人们变得没有耐心,不屑于了解陌生的对象、陌生的世界。而在媒体上,真正从人文关怀情怀出发,不带偏见地去“以同情之理解”去报道母语文化以外的世界的作者,如今似乎也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在跨文化沟通方面看,人们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习惯、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甚至判断是非,不愿意倾听对方,没兴趣理解对方的文化,不想从对方的处境、立场考虑问题,于是,摩擦与冲突便此起彼伏。

马来半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没有马六甲海峡也便没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所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马来西亚是无法绕过去的重要存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多元化社会建设,也有许多重要的经验值得研究。当然,大马华人作为“在地”族群,他们的感受与视角,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

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时,宝辉还在马来西亚学习,接着是赴美国访学。归来后被中心聘为研究员,成为中心的一员。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中心的成立,初衷之一就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交流与沟通,让中国了解西方以外的伊斯兰世界,让伊斯兰世界更熟悉、理解中国与中国文化。近三年来,通过国际会议、互访交流等合作形式,发挥了高校智库应有的作用。本书以及不久后将要面世的另一本关于马来西亚的时评专辑,都是出自本中心研究员之手。

记得在一个研讨会上,我曾说过:跨文化交流的要旨是“理解”,忘记了这点,交流的意义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流于形式。今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让地球村民通过“同情之理解”达到“懂你”之境,从而走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大同之路。

是为序。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eight0.4 kg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走马观华——一名中国留学生眼中的马来西亚”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