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陈徽崇:他的文字与纪念他的文字◎傅承得 编
陈徽崇,这个走入风中、夜追星子的瘦小身影,如今是永远消逝了。能让一位音乐家留下痕迹的,是他创作的乐曲。《陈徽崇:他的文字与纪念他的文字》,是他生命的注脚。
1972年至2005年约33年间,陈徽崇断断续续写了五十多篇作品。仿佛咏歌之不足,他必须透过文字表达所思所感。这些文字颇多议论与针砭,我们看到的,是与社会滔滔激辩的陈徽崇。这并非舞台上或钢琴前从容淡定的陈徽崇,而是红尘街头声嘶力竭的陈徽崇。51篇… ……继续阅读
陈徽崇,这个走入风中、夜追星子的瘦小身影,如今是永远消逝了。能让一位音乐家留下痕迹的,是他创作的乐曲。《陈徽崇:他的文字与纪念他的文字》,是他生命的注脚。
1972年至2005年约33年间,陈徽崇断断续续写了五十多篇作品。仿佛咏歌之不足,他必须透过文字表达所思所感。这些文字颇多议论与针砭,我们看到的,是与社会滔滔激辩的陈徽崇。这并非舞台上或钢琴前从容淡定的陈徽崇,而是红尘街头声嘶力竭的陈徽崇。51篇… ……继续阅读
本书收录田思的95篇文章,分为5辑。第一辑为“一字风流”,收12篇小品,题目都只有一个字;第二辑“一针见血”主要是讥弹与鞭挞社会中不合理现象的杂文小品,内容多着眼于当前社会人生的现状;第三辑“一边凉快”的文章都很短,蕴含了田思对人生的感悟;第四辑“一往情深”是繁复生活现象的观察,融入哲思,不拘格套;第五辑“一得之愚”主要是田思参与文艺活动,以及读书和创作的心得。
何乃健如此赞誉田思的作品:“他的小品… ……继续阅读
每一场动地吟,都是一场风雨。 在演出者和观众心里,有风怒号,有雨滂沱。
动地吟是马华文学与文化的异数,横跨三个十年。仿佛风云际会,不曾刻意,总是自然与必然。
只是,它留下的力道是浑厚的,印象是深刻的,因为里头有血性,有不向现实低头、不畏强权的勇气。不平而鸣,原本 就是文学的骨气。
让诗歌走入民间,是动地吟的初衷。廿年来,动地吟的舞台换了许多新面孔新内容新招数,不变的是初衷。能坚持廿 年,把一项文学活动办得如此… ……继续阅读
动地吟为游川、傅承得等人所创办,2012年动地吟主题为纪念游川、姚新光、陈徽崇、陈容四位前辈。然而怀念故人的方法莫过于读其著作。《江流如镜》收录诗人游川八十七首诗作手稿,配合摄影家蔡立豪的摄影作品及说明,以兹纪念游川逝世二周年。
此八十七首诗于1986至2001年间写作,分别收入游川诗集《蓬莱米饭中国茶》《血是一切真相》《美国可乐中国佛》及《千年莲子》,并皆收入《游川诗全集》。部分手稿的诗句与诗集有… ……继续阅读
动地吟为游川、傅承得等人所创办,2012年动地吟主题为纪念游川、姚新光、陈徽崇、陈容四位前辈。然而怀念故人的方法莫过于读其著作。《江流如镜》收录诗人游川八十七首诗作手稿,配合摄影家蔡立豪的摄影作品及说明,以兹纪念游川逝世二周年。
此八十七首诗于1986至2001年间写作,分别收入游川诗集《蓬莱米饭中国茶》《血是一切真相》《美国可乐中国佛》及《千年莲子》,并皆收入《游川诗全集》。部分手稿的诗句与诗集有… ……继续阅读
每一场动地吟,都是一场风雨。 在演出者和观众心里,有风怒号,有雨滂沱。
动地吟是马华文学与文化的异数,横跨三个十年。仿佛风云际会,不曾刻意,总是自然与必然。
只是,它留下的力道是浑厚的,印象是深刻的,因为里头有血性,有不向现实低头、不畏强权的勇气。不平而鸣,原本 就是文学的骨气。
让诗歌走入民间,是动地吟的初衷。廿年来,动地吟的舞台换了许多新面孔新内容新招数,不变的是初衷。能坚持廿 年,把一项文学活动办得如此… ……继续阅读
本书收录田思的95篇文章,分为5辑。第一辑为“一字风流”,收12篇小品,题目都只有一个字;第二辑“一针见血”主要是讥弹与鞭挞社会中不合理现象的杂文小品,内容多着眼于当前社会人生的现状;第三辑“一边凉快”的文章都很短,蕴含了田思对人生的感悟;第四辑“一往情深”是繁复生活现象的观察,融入哲思,不拘格套;第五辑“一得之愚”主要是田思参与文艺活动,以及读书和创作的心得。
何乃健如此赞誉田思的作品:“他的小品… ……继续阅读
End of content
End of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