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总共9天,但筹备期超过3个月的书展,终于结束了。感谢这期间曾给予我(们)帮助的所有人——一直爱护着我们,不断投食我们的作者们;在书展给予我们最大自由度,让我们尽情发挥的老板们;和我们成为命运共同体,一起度过过去10天的季风带伙伴;明明有机会享受连假却因为需要紧急加印书籍而临时开工的印刷厂;还有对大将爱戴有加的读者们(尤其这期间还有网购还没收到包裹却依然对我们耐心等待的各位)。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的主要班底。上排左起依序是总编辑保靖、业务经理伟俊、美编昀淇、行销经理咏京及季风带编辑俐彦;下排依序为行销助理以宁、副总编辑姵伊及季风带编辑淑可。中间独树一格的是大将美学顾问/《想得美》作者林韦佳。唯一没出现在镜头的是三三出版社副社长高慧铃及季风带店长颜汉霖。

这次书展不断被喂食,本以为有机会将过去2个月暴饮暴食的热量用这9天好好消耗掉,结果许多人不断在喂食着我(们)。期间有: 
1、《数码时代:48个生存基本法》的作者孙德俊带来的蛋塔(我一人就吃了3粒,好吃!); 
2、三三出版社高慧铃随时请喝的咖啡及书展末日带来的凤梨酥;
3、《我的好Gay蜜》 王筠婷带来的mochi &恭和堂的凉茶; 
4、《加影自由刑》《初衷》《深水静流》的作者李红莲于书展首日就带来的巧克力;
5、《荣兄烧厨房》《噢耶!荣兄的幽默日常》《爱上主播台》《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荣兄主播亦有分食过我们几粒Tart; 
6、《我在吉隆坡开民宿的日子》作者及《我眼中的马来亚》译者林把一在布展期间带来的椰子饼等。


感谢以上的这些投食者,没有他们的喂食,我相信有些时候,我早已因过于饥饿或劳累早已撑不下了。 

书展期间除了有作者朋友们的关照,还得到了同事们的关怀。这期间,同事们都互助互爱,互相照应彼此,甚好。书展最后一日,公司的年轻同事(曾几何时这个词是别人用来说我,现在我用来说别人)对我说,看我老人家很操劳,需要清毒,推荐我喝《我的好Gay蜜》作者王筠婷请的“廿四味凉茶”,以清热解毒。我怀着感激的心,收下这瓶凉茶。不过……有点苦啊。良药苦口,我还是乖乖喝完了,话说还是挺解渴的。但,书展结束了十多天,连续工作56天(总编算出来的,我没算过),我都还没有病倒,相信这同事的推荐及筠婷请喝的凉茶,应有不少功劳。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三三出版社慧铃请大家吃的凤梨酥,书展后依然继续喂饱大家的肚子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我的好Gay蜜》作者王筠婷请喝的凉茶。中间那瓶就是我喝的。

借着搭公共交通上班的me time,我久违地在书展期间完成三本书:《仇丝》、《举手:公民参与的初步提问》及《在卡美洛当左派》。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红蜻蜓出版社的《仇丝》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今年最重要的出版品之一《举手:公民参与的初步提问》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在卡美洛当左派》

老实说,挺感激公司的美学顾问/股东/《想得美》作者林韦佳(也是林韦地妹妹没错啦,可是她不喜欢这样的介绍)。在疫情爆发前两年(2018及2019年),协助我们策划海外华文书市的布展风格,一举扭转我们过去那沉闷、生硬的布展风格,变得比较干净、俐落,甚至美学在线,让读者眼前一亮的风格。虽然今年我们首次没有请韦佳帮忙策划,但她那两次的策划,早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大将同仁们的审美观,因此今年在公司美学总监的主导下,依然保持美学在线,让展位依然读书一格,所以在此要向她鞠躬道谢,感谢她前几年为我们打好基础,今年才有这样的表现。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今年书展布局依然美学在线。

那天书展结束后,我们一撤展回到公司,黑桃和黑姜早已默默守在公司门口,痴痴地等待着我们。当它们发现大将奴才们一个没少,又恢复生气了。 (前阵子因为书展,大部分奴才都不在公司,少了可使唤的人类,它们有点郁郁寡欢。)知道公司里有两只等着我们认真工作回来的萌宠,或许是我们这群人如此拼命工作的理由之一吧。 (当然,我们是真心喜欢读书、制作、推广书才会留在这一行啦。)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黑桃和黑姜痴痴地等待我们回来。

书展结束前,公司的年轻同事用拍立得拍了一张大合照,虽然因为曝光问题几乎没人的脸能看得清,不过这样反而显得逗趣,也独一无二,要清晰的照片,用手机拍就好,几乎没曝光问题。如果要清晰的照片,不如我们展望下一次书展,然后再拍一张吧。 (同事用拍立得拍了6张照片,每个人选一张。我选了这张,因为……黑姜和黑桃的脸最清晰。)

写在2023年KLCC海外华文书市之后一天
同事用拍立得得到的照片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