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摊很累人,但是我期待——2023年海外华文书市,大家到时见!

虽然难以置信,不过我这人其实是有些内向的,也不太喜欢和多人交流,比较习惯小团体的聚会和活动,每次有什么大型展会、促销活动等我都不太愿意出门,就连书展其实我也不一定喜欢出席,除非平日(例如星期二至五)这种人潮较少的时间,那我就没问题了。

话虽如此,我却很喜欢参与摆摊活动。每次要准备参加摆摊活动,虽然面不改色,但实际上我的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期待挑选书的过程,我期待将书摆设在摊位上的过程,我亦期待守在摊位,等候读者购书的过程。

摆摊很累人,但是我期待——2023年海外华文书市,大家到时见!

每次守在摊位,我习惯坐在摊子内,观察路过的人。我会留意他们的眼睛是否会无意间瞥过我的摊位,如果会,那是什么原因呢?是我选的书吸引了他们,还是我摆放的方式吸引他们?

我记得有一次摆摊活动,我做了几次不同的实验,每隔两小时换一次书籍的摆放位置。每次的摆放方式,都引来不同的群众观看或回眸一指。这样的结果让我觉得很开心,总觉得我无意间让书本受到更多人关注了。

(所谓回眸一指就是路人经过摊子时,遇到对他们而言有趣的书名/书本,便转过身用手指指向该书,并引导他的同伴一同观看那本书。)

当然,引起更多人关注后,书本有被售出才是更重要的目的,因此我也会期待这些书本被关注后是否有人愿意上前询问我价格,或者直接掏钱购买。我也曾试过直接询问读者是否有意买书,不过试过几次后就知道不是所有读者都喜欢或习惯被卖家直接兜售书籍,那我后来都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只用眼神催促买家购书,除非一些看得出很愿意对话的读者才用言语建议他下单。当买家真的购书后,我就会觉得:“啊,我的选书和摆放方式真棒啊!”

或许是因为喜欢书的关系,尽管我比较内向,也比较不习惯跟外人对话,不过摆摊时我并不忌讳和别人对话。我在摆摊的过程中遇过各式各样的人,有的人会问我为何要入这行;也有人会问我书店包括网络书店都这么多了,为什么还是要出来摆摊卖书;我也曾遇过有人单纯地跟我一起聊好看的书,这时候是我聊天最轻松的时刻,我们会一起聊喜欢的小说作家,如村上春树、东野圭吾、九把刀、金庸或者本地的作家,如牛小流、许友彬、谢智慧等;我们也会谈我们逛过最舒适的书店等。或许是因为摆摊时比较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因此这些聊天话题都是我比较愿意,也比较喜欢聊的,这也短暂地让我成为了不太内向的人。

虽然摆摊是挺累人的,不过如果有任何可以摆摊的机会,我还是不想错过。毕竟这时候可以看到各种爱书人,努力和认真选购我为他们挑选的书,感觉真好。

其实我原本很抗拒即将举办的KLCC海外华文书市(因为筹办书展真的让人很累,不是开玩笑的!),但想到到时或有一批人会幸福地在摊位选购书本,又觉得好像有些期待了。

2023年海外华文书市,大家到时见!

摆摊很累人,但是我期待——2023年海外华文书市,大家到时见!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