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陈徽崇:他的文字与纪念他的文字◎傅承得 编

陈徽崇,这个走入风中、夜追星子的瘦小身影,如今是永远消逝了。能让一位音乐家留下痕迹的,是他创作的乐曲。《陈徽崇:他的文字与纪念他的文字》,是他生命的注脚。
1972年至2005年约33年间,陈徽崇断断续续写了五十多篇作品。仿佛咏歌之不足,他必须透过文字表达所思所感。这些文字颇多议论与针砭,我们看到的,是与社会滔滔激辩的陈徽崇。这并非舞台上或钢琴前从容淡定的陈徽崇,而是红尘街头声嘶力竭的陈徽崇。51篇陈徽崇的文字、63篇纪念他的文字,构成一本书,借以缅怀和记录永远消逝的身影。
编者简介
傅承得
1959年生,台湾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将出版社创办人、城邦(马、新)出版集团董事、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董事、《漂亮家居》月刊编务总监、 ideasmith广告公司创意策划、余仁生(1959)私人有限公司行销策略顾问、《HQ》双月刊编务总监。编著作品三十余种。
陈徽崇生平记事
1947年9月23日 生于中国海南岛
1953年 由母亲带至马来亚霹雳安顺,就读三民小学
1966年 三民独中高中毕业,中学时期活跃于军铜乐队并尝试作曲
1971年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主修声乐,副修纲琴,师从史惟亮教授学作曲
连续四年荣获师大校庆摄影展第一名,毕业后曾在台北、新山、吉隆坡及沙巴亚庇举行摄影展及个展
1972年 任教于台湾台北永和国中,开始发表文章
1973年 返马任教于新山宽柔中学,前后催生校内八个表演团体并负责指导
开始音乐创作,合唱曲、独唱曲及钢琴曲曲目包括〈悟〉〈蝶舞〉〈启舞〉〈无题〉〈秋思〉〈春晓〉〈发
志〉〈记忆的树〉〈流放是一种伤〉〈陋石之歌〉〈惊喜的星光〉〈亚华之歌〉〈根的岁月〉〈星夜行程〉
〈风中口占〉〈云与飞檐〉〈刻背〉〈说那年启幕时〉〈提琴手〉〈绽〉〈南方之路〉〈南方学院校歌〉
〈宽柔人〉〈长青宽柔〉〈宽柔进行曲〉〈走出校园〉〈柔佛新山小贩公会会歌〉〈马来西亚贩商同业总会
会歌〉〈至善至乐佛法〉〈让心中的太阳升起〉〈爱心献猪农〉〈握一把土呀扎一盘根〉〈火炬之歌〉〈花
踪之歌〉〈情义人间〉〈鼓典千年〉〈如日如风〉〈只要〉等
1974年 与卫燕贞共结连理成立宽中合唱团
1975年 子光裕诞生
1977年 将宽中军乐队与铜乐队合并为宽中军铜乐队(后称管乐团)
1978年 出版《音乐基础》
1979年 开创并连同宽中合唱团四位在籍学生创作及发表大马现代诗曲
指导宽中合唱团出版音乐卡带《绽》
率领宽中合唱团赴中、北马巡回观摩演出
出版《大马现代诗曲集》
1981年 出席亚洲作曲同盟香港盛会
1982年 女光梅诞生
指导宽中合唱团出版音乐卡带《惊喜的星光》
率领宽中合唱团赴中、北马巡回观摩演出
1983年 指导宽中合唱团出版音乐卡带《星夜行程》
1985年 担任新山琼青合唱团指导
1987年 成立宽中小提琴班(后发展为弦乐团)
1988年 与陈再藩合创二十四节令鼓,成为华社庆典重要表演节目,蔚为风潮并传播海外。至2008年,马来西亚共有一百多支二十四节令鼓队;新加坡、泰国、汶莱、台湾、中国和美国等地亦相继成立鼓队
1989年 宽中合唱团主办陈徽崇老师作品发表会
参与“动地吟诗曲朗唱会”演出
1990年 出席亚洲作曲同盟东京盛会
1991年 创办柔佛音乐艺术学院,担任院长。曾开设小提琴、钢琴、声乐、电子琴、乐理、吉他、华乐、合唱、中西
绘画、儿童心算、幼儿小百科及太极研究等课程。并邀请名家办演唱会、演奏会、音乐会、讲座及书画展等
为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创作主题歌曲〈花踪〉,并指挥宽中管弦乐团及新山合唱团于颁奖礼首演
1992年 率领宽中合唱团赴中、北马巡回观摩演出创立柔艺儿童合唱团
担任宽友518合唱团指导
1993年 赴加拿大温哥华出席世界合唱节担任新山合唱团指挥
1994年 发起“乡音扣”青少年综艺巡回演出,东、西马超过三十场赴香港担任亚洲声乐大赛评审
1995年 率领宽中合唱团赴香港、台湾观摩演出
1996年 担任马来西亚亚洲声乐大赛评审
1999年 率领新山合唱团巡回香港、泰国巡回演出
受邀为星洲日报七十周年纪念文艺大汇演创作主题曲〈情义人间〉并指挥千人大合唱
担任新山室内合唱团艺术总监
柔佛音乐艺术学院创办全国声乐与合唱研习营
2000年 与姚新光、陈再藩、陈清水联合制作大型史诗舞台剧“南方之路”
2001年 荣获第三届大马表演艺人薪传奖之“个人成功荣誉奖”
率领马来西亚华人合唱团赴中国上海参与“世纪之春”演出
出版《星夜行程》陈徽崇(谱曲)作品集及音乐光碟,并由新山歌乐协会及宽中合唱团团友联谊会联办“陈
徽崇作品演唱会——星夜行程”
2002年 组织马来西亚新山、古晋华人合唱团赴中国广州演出四场
2003年 率领新山合唱团于马、新两地演出多场“黄河”和平歌舞剧
2005年 率领新山合唱团赴中国山西参与首届中国黄河壶口国际合唱节,荣获黄河壶口杯及最佳表演奖
2006年 策划“1930年上海传奇”歌舞剧演出
证实罹患癌症并接受治疗
2007年 与卫燕贞率领新山合唱团赴中国澳门参加“首届中国合唱百年音乐会”
出版音乐光碟《如日如风:陈徽崇主题曲作品集》
2008年5月20日 宽中廿四节令鼓队庆祝成立廿周年纪念演出,最后一次擂鼓
2008年5月24日 为中国四川地震灾民筹款义演,谱写最后一支曲子〈只要〉
2008年6月22日 为中国四川地震灾民另一次筹款晚会,最后一次指挥合唱团演出
2008年7月27日 荣获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第八届杰出校友奖
病逝家中,国旗盖棺,享年六十一岁
二十四节令鼓荣获文化部列为国家文物遗产
荣获南方学院颁发第二届南方人文精神奖
荣获团结、文化、艺术及文物部颁发国家文化人物奖
享有“马来西亚华人音乐教父”、
“现代诗曲之父”及“二十四节令鼓之父”等美誉
2009年5月傅承得整理
试阅
陈徽崇:文化事业经营之神
经常在演出陈徽崇老师的作品后,被观众询问“好感动,有CD卖吗?”
2001年出版的《星夜行程》,主要是陈老师为大马现代诗所谱的歌曲。
而此集《如日如風》所收集的,全是陈老师在不同期间为各团体学校等所创作的主题歌,其中以陈再藩作词居多。
每一项轰轰烈烈的活动都会因时间的过去而冷却,而主题歌却是最能把活动的主题精神保留、续与推广的。当然,其中先决条件是歌词须写的深入、贴切、有深刻的感情,曲调则需
简单易唱,却又不流于平板。须能让人一再传唱,每唱都能让歌者与听众有所感动,才能发挥其功能。
此歌集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收集资料、练唱、录音以及后期制作,实有赖于所有参与者深刻体会与力行陈徽崇老师一贯的精神——应该做的事情,就全力去做吧!
陈老师以谦卑的心,卅五年来带动周边文化同僚,散布各国的学生,发挥能量的辐射,以歌曲、以音乐、以廿四节令鼓,将本土表演艺术带到海水所能流到之处,在世界各个角落
持续发扬,开花结果。
因此我说:陈徽崇老师是文化事业的经营之神!
2007年12月3日,《如日如风》,林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