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试阅:〈父亲是“环保份子”〉

5.父亲是环保份子

父亲对“环保工作”做得最彻底的,莫过于废物加以利用,化腐朽为神奇的独特功夫了。这也是我最欣赏,引以为傲的一件事,现在看来,那确实是非常符合环保理念。例如家里日常用过的空罐头、饼干桶或煤油桶之类,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当垃圾随手一丢,不当一回事,但对父亲来说,那可是不用花费分毫最好的“宝”,只要花点心思,剪剪裁裁、敲敲打打、钉钉拼拼后,就像变魔术似的,立刻成了许多实用的日用品。

俗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老爸深谙个中道理。所以我们家置有一套十分齐全的粘、焊、烧的组合工具箱,父亲视之为“宝贝”。那是经过他多年的收集、添购后,才凑成这么一套完整,利人、利己,服务他人的工具。

既然是父亲的“宝贝”,所以平日严禁一众儿女擅自动用。万一开工时缺了某样工具时,就会唯我们这些小鬼头是问,遭来一顿狠狠的责骂是绝对免不了的。

再来说这些收集来的瓶瓶罐罐,经老爸一一剪开、敲敲打打,焊粘之后,就可以做成舀汤的大勺、洗脸盆、畚斗、锅盖、蒸盘,以及盛胶汁用的引片等等,用途很广。

至于木料做的成品,那更是多样化了。

每当人家建屋时废弃的头头尾尾的木板、柱子等,一经父亲巧手设计,锯锯磨磨后,可能就成了一张实用的椅子、矮凳、桌子或柜子、木架等等。

就因为父亲有了这门特出的手艺,有口皆碑,成了村民们口中的“苏师傅”,除了亲友外,认识与不认识的,经常上门找他帮忙,而父亲的宗旨是:“照单全收,来者不拒,免费服务”。

——摘录自〈父亲是“环保份子”〉


作者写她的童年故事,重塑1930-60年代朴实无华的生活,都是些活在目前科技发达、几乎人手一机的都市小孩难以想象的场景。
那年代,小孩可以把大小不一的枯叶想象成不同数额的纸钞做生意;可以不惧危险独自爬上阁楼“淘宝”,阅读父亲的藏书,并因读懂大人的文字而获得小确幸;因为有能力替母亲代笔写信给远在他乡的亲朋戚友而自豪;也能为了看酬神戏而兴奋个好几天……
当然也有不开心的回忆,包括每到中午即拿个椰壳碗跑来“乞食”的邻居家小孩,还有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亲眼目睹“大耳窿”前来欠下巨债的邻居家的抢婴戏码。
爱薇著《抢婴——奶奶非一般的童年故事》如今已在全马各大书局上架。

cover_OL

网店购书:
📘LAZADA:HTTPS://GOO.GL/Q29UFN
📒SHOPEE:HTTPS://GOO.GL/U89ZP7
📙有店:HTTPS://GOO.GL/F9KVHA
📗城邦阅读花园:HTTPS://GOO.GL/ZJW86H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