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届苏湘庭微型小说奖评审记录

2018校园文学奖

 

一票作品

15 〈血色曼陀罗〉(那)

141 〈娃娃的旅途〉(成)

167 〈藏〉(龙)

 

兩票作品

61 〈守墓人〉

71 〈ctrl+v〉

98 〈大本营的人偶〉(龙、成)

 

三票作品

4 〈陌生人〉

43 〈楚门的世界〉

60 〈乌鸮镇〉

76 〈奇葩〉

108 〈一块冰里的火〉

 

决审:曾翎龙、谢明成、那天晴

 

一票作品讨论

167〈 藏〉

龙:大部分的小说都是用对白来推进剧情,这篇注重描写、叙述,对白恰如其分。一般新手、中学生常见的状况是用对白推进剧情,却降低了文章的文学性。这篇偶尔穿插一些对白,描述方式比较接近评审对文章的要求。其中剧情设计,譬如小说的悬疑剧情,文章开头老师让少年留下来多考一张试卷,但他前一张试卷拿一百分,这张考卷却考零分,为什么要这样做?作者在后面有铺排,原来这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母子关系不好,他宁愿拿零分被妈妈责备,可是妈妈很爱惜他,做了牛油面包交给老师,通过老师给他的儿子。这篇文章的设计,还有前后呼应,我觉得是那么多作品中比较少见的。

 

141 〈娃娃的旅途〉

成:这篇作品叙述角度比较特别。虽然描写控诉的部分太多,比如第三页,中间部分。跟其他作品比较,我觉得作者有在尝试一些不一样的手法,尤其以娃娃这个意象讨论一些家庭悲剧。

龙:其实这个娃娃经历了几个主人,但情节的连接有点混乱,比如一开始娃娃被甩进床底,陷入一望无际的黑暗。下一段却写“大叔踩住我的眼睛”,但那时候娃娃是在床底,这个衔接部分不太清楚。

成:我的理解是,那不是同一只娃娃。

龙:可是他的题目是〈娃娃的旅途〉,像是一只娃娃走天涯的经历。后面提到有人用扫把把它从床底扫出来,那么第三段大叔踩到他,是怎么踩到的。我对这种典型的某物件的自述比较感冒,但的确如你说的,这篇叙述还是有可取的地方。

 

15 〈血色曼陀罗〉

那:就像翎龙之前所说的,这也是一种“我的自述”,这篇文字叙述还可以,故事内容一般。

龙:跟其他作品比较,这篇文字浅白。

那:这篇我不坚持。

成:跟其他作品比较,文字方面还是有落差。

 

两票作品讨论

98 〈大本营的人偶〉

龙:这篇是明成的第一名,但我只排在第三名或优秀奖的位置。当然这篇整个叙述、文字表达很不错,会吸引你继续阅读下去,以少年为主角,情节专注在少年的逃跑过程。但有一部分的问题是,《美丽的地球》这本书的作用,故事最后没有交代清楚,那个少年为什么按下红色的按钮?他怎么知道按下红色的按钮那个沉睡中的少年就会苏醒?一般上我们所了解的红色按钮,都是危险的,类似紧急暂停等功能。可是少年按了这个红色按钮,有个人却醒来,睁开眼睛,好像有了希望的感觉。另一个问题是,逃跑的少年跟这个沉睡中的少年,他们之间关系是什么?作者没有交代,这是小说中很重要的细节,作者没有解释清楚。

成:我在选这篇的时候,主要看重作者的叙述能力。那时候我刚看《美丽的地球》,我以为是一本书,后来看到作者用灰尘、破裂的玻璃、荒废的车辆描写世纪末科幻的状况,从中可以看见作者的写作能力。作者写相框的部分镜头感很强,叙述的节奏感也不错。的确如翎龙所说的,这篇情节逻辑不清楚,人物关系没有进一步的解说。我看完这篇,最怀疑的地方是,那个父亲为什么要死掉,为什么要自杀?这是更大的疑惑。

龙:另外,作者写到“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缓缓睁开了眼”,指的是那个躺在床上的少年。那个被怪物追杀、正在逃跑的少年应该不是人?他是怪物的同类?

那:作者有提到“不完美的人偶”,但也没有解释得很清楚。我没有给这篇入围,第一,他的怪物到底是丧尸,还是什么,没有很详细的描写;第二,大本营是怪物的大本营,还是人偶的大本营?人偶跟怪物的关系、少年跟父亲的关系也不太清楚。

龙:不是人类的物种,有点像《进击的巨人》。

成:他写的怪物好像是另类生物。

那:怪物的模样其实需要描述,但作者没有写到这个细节。

成:他把重点放在黑发少年身上。

那:作者注重逃跑的过程,怪物方面没有多着墨。

龙:这篇存有很多疑问。作为小说创作赛的得奖作品,这些疑问没有解答,没有说服力,没办法给这篇太高的名次。

 

71 〈ctrl+v〉

龙:我原本有考虑这篇,但叙述上比较稚嫩,是中学生都会写的内容。

那:克隆人的爱恨情仇很表面,刻画不清楚。

成:人物刻画比较扁平。

那:只是这篇故事比较完整一些。

龙:确实比较完整。故事里有一个坏人,最后得到报应。

那:每个角色都有交代。

龙:但是跟之前的〈大本营的人偶〉相比,这篇文字稚嫩。

 

61 〈守墓人〉

龙:这篇刚好结合了〈ctrl+v〉和〈大本营的人偶〉的优点,有完整的故事,叙述能力也不错。以中学生的程度来说,这篇小说创作是值得鼓励的,因为作者掌握了一定的文字能力,故事铺排也比较完整。

 

三票作品讨论

108 〈一块冰里的火〉

明:这就是大部分以对话进行的小说。

那:青少年的小说是不是都是有这样的题材?另一篇入围的陌生人也是写诈骗集团的故事,而诈骗集团其实是好人的设定。

成:〈陌生人〉不是诈骗集团吧。

龙:〈一块冰里的火〉算是良心发现。我喜欢这篇的题目,取得很好,在这个冷冰冰的社会里,充满骗局的现实中,竟然有一股暖流——这个意象经营得不错,故事中突然的转折也吸引人,值得赞赏。

成:我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到蛮惊讶。

龙:他以为是他的儿子,原来是诈骗集团。这是第一次的转折,第二次是诈骗集团良心发现。以故事情节而言,我最喜欢这篇。

 

60 〈乌鸮镇〉

龙:文字成熟,但有点造作。前面那段其实不需要写,像“留洋生的高贵身份”跟着这整个故事没有必要的关联。虽然后面写了留洋生回到kampung,然后才发生一连串的事情,但中间没有很好的延伸。这故事有亮点的地方,像〈一块冰里的火〉,有让我惊喜的地方。作者设计一个谋杀案,借一个女人的口讲这是一个杀人的世界,有点像鲁迅写的吃人,带出寓言的效果——在这个村里面,其实人是很恐怖的。一开始不太明白,为什么乌鸮镇太多吃人的怪物。后来才知道这是蓄意筹谋的谋杀案,就是村民把一个好人杀死了,圆满地解释了女人所说的话。这样的铺排在那么多作品之中相对难得。

成:不过这女人出现得很奇怪。

那:有推理成份的小说难写的地方在于,凶手出场告诉读者:杀人这件事是我做的。这对我来说太牵强了。

成:我也觉得这篇揭开秘密的手法不是那么高明。

那:而且那个女人是谁,这篇也没有交代得很好。

成:女人像是过场,但出现的次数蛮多的,但后面曝露真相的时候……

那:文字跟其他作品比较,是可以的,但情节有缺陷。

成:文字方面是成熟的。

龙:有一个情节没办法说服我。通常发生瘟疫(社会)会丧失人性,但作者没有很好地描绘,出现一个类似祸害的女生,就把她的四肢切断,但是周围没有人出声。我觉得人要被逼迫到无助绝望的地步,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成:除非是邪教。

龙:对,但这篇故事没有到那样的情节张力,却写到肢解人体的情节。

成:这边的确是写得蛮儿戏的,感觉很随便。虽然有达到惊悚的效果。

 

43 〈楚门的世界〉

成:我觉得这篇铺陈得不错,我以为这篇正在重写这片电影,但后面才发现原来写的是精神病患,铺陈得不错。

龙:当然,这篇很儿戏的是,把这个病叫做“楚门的世界错觉”,太假了,不会用这样的方式为病症命名。

 

4 〈陌生人〉

成:我蛮喜欢这个题材,跟〈一块冰里的火〉是比较接近的。

那:我也是。

成:叙述手法也蛮特别,就是作者利用老奶奶的病情隐藏了很多事实。后面的部分藏了更多秘密,蛮惊喜的。

龙:这篇有双重改的设计,因为他的妈妈会错认她是她的女儿,因为那个人像她的女儿,所以会被招来骗老奶奶。后来这个假女儿对妈妈有了真实的情感,也是因为妈妈长得跟她的母亲有点相似。虽然很巧合,但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双重设计。

成:至少这篇结尾也不会牵强,情感发展也可以说服我。

那:这篇也是典型的,靠对白来说故事。

 

76 〈奇葩〉

那:〈奇葩〉写老师跟学生的关系,这学生是自闭症患者,也算是比较完整的故事。老师收到贺卡的部分有少许惊喜,我觉得读得蛮舒服的。

成:这篇是我后面才拉进来的。如果现在回去跟〈守墓人〉比较,我会放弃这篇选〈守墓人〉,我觉得这篇故事没有什么惊喜。

龙:但这篇小说有一个难得的地方,这篇小说内容是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者选了有点温馨窝心的题材,用了《哥妹俩》这部真实的漫画,具备说服力。老师把漫画借给自闭症的学生,这像是生活中会发生的,其中表露的情感,读者也可以代入到故事当中。这是很难得的。其他作品虽然故事很好,但诈骗、奇幻、怪物都是假的,这篇难得的部分在于真实。

 

前三名投票

龙:我觉得在那么多作品当中,〈藏〉是最成熟的一篇。我们可以很快发现其他作品有新手的习气,初学者稚嫩的写作手法。这篇有营造出小说的氛围。

那:其实这个学生知道面包是妈妈做的。

龙:他们互相爱着,但又忍不住互相伤害。我很喜欢这篇,以作者的文字铺排可以入前三名。

那:我赞同可以入三甲。

龙:这篇已经学会用心理描写带动情节发展。

成:我觉得ok。

那:另外入选三甲的作品,我会选〈陌生人〉。

成:我也会投〈陌生人〉一票。

龙:同样的题材我会喜欢〈一块冰里的火〉,虽然〈陌生人〉很不错。

成:如果同一类型的两篇比较,我会选〈一块冰里的火〉。

那:我有比较过这两篇,〈一块冰里的火〉比较有惊喜,但〈陌生人〉比较接近真实。〈一块冰里的火〉如电话里头的青年,不太有青年的感觉,一直在说陈伯伯。后来的转折,她像她妈妈,想起她妈妈。后面的转折才看到青年的性格,比较起来,〈陌生人〉所谓的义工人物会比较清楚。

成:两篇叙述角度不同,〈陌生人〉直接以“我”出发,心理变化比较清楚,但〈一块冰里的火〉取第三者的视角来写的话,少年的分量自然就比较少,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

龙:〈一块冰里的火〉有一个小缺点。小薇跟一个同事来到陈婆婆的家,然后在那个家,看到两个男人的照片,然后他们就想,难道……?小薇就这样明白了什么,为什么看到照片就了解接到的是诈骗电话?难道她认识她的儿子吗?

那:电话里面没有照片吧。

成:是黑白照片。

龙:可能就是灵堂上用的照片。

成:所以知道家人去世了。

龙:这也是一个解释。因为他是老人,就是黑白的灵堂照片,去世了的亲人照片会挂在墙上。

那:除了这篇,可以考虑〈楚门的世界〉。

成:我觉得〈守墓人〉可以考虑,如果是以特别的、奇幻的类型来说。

那:〈楚门的世界〉〈守墓人〉和〈陌生人〉,三选一的话?

成:我觉得〈楚门的世界〉变化太少,作者花了太多力气描写病症的状态。

那:〈守墓人〉的叙述能力比较好。

成:不过〈陌生人〉的叙述技巧比较好,情节布局方面比较成熟。

那:〈陌生人〉我也赞同入三甲。

龙:这样前三的作品都是现实里会发生的事情,不是超越现实的奇幻题材。

那:还是要鼓励〈守墓人〉?

成:我觉得还是〈陌生人〉技巧比较成熟。

那:〈守墓人〉和〈大本营的人偶〉确定获得优秀奖,要再选三篇。

成:我放弃〈娃娃的旅途〉。

龙:〈楚门的世界〉也是优秀奖之一。

那:我会选择奇葩和〈ctrl+v〉。

成:我会选择〈奇葩〉和〈乌鸮镇〉。

龙:〈ctrl+v〉的文字比起这两篇会差一点。

那:〈奇葩〉肯定获得优秀奖,那就剩下〈乌鸮镇〉和〈ctrl+v〉。如果〈乌鸮镇〉有两票我就不坚持〈ctrl+v〉,虽然我喜欢克隆人的题材,但我觉得〈ctrl+v〉没有写得很好。

成:〈ctrl+v〉还蛮可惜的。

龙:那么优秀奖的得奖作品确定下来了。像〈陌生人〉一直在跟其他作品竞争,最后才进来前三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藏〉〈冰里的火〉二选一选选首奖?这两篇又代表了不同的类型,〈一块冰里的火〉主要以故事取胜;〈藏〉以文字叙述氛围能力取胜,所以算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品。

那:我觉得〈藏〉比较好看。据我的经验,用对白写故事的人比较难写〈藏〉这类的叙述。但〈藏〉可以写以对白推进情节的作品。我觉得〈藏〉比较优胜。

龙:如果〈一块冰里的火〉不是以这个转折作为结尾,没有这个设想,作者写另一篇故事未必好。但〈藏〉的作者会比较有潜力。

那:〈藏〉比较深藏不露。

龙:虽然题目简单,但有深意,故事中两个人都把爱藏起来。

成:对于情感的处理较特出。

龙:不像其他初学者爱恨分明,情感节制。

那:〈藏〉的情感比较内敛。

 

评审一致决定 第一名〈藏〉、第二名〈一块冰里的火〉、第三名〈陌生人〉;优秀奖则有〈大本营的人偶〉、〈守墓人〉、〈乌鸮镇〉、〈楚门的世界〉、〈奇葩〉。

入围名单_苏湘庭.jpg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