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文毅——第十九届全国大专文学奖得奖作品文集
书名:文毅——第十九届全国大专文学奖得奖作品文集
编者:第十九届全国大专文学奖筹委会
出版社:大将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21日
语言:简体中文
定价:RM 30.00
内容简介:
内收录第十九届全国大专文学奖得奖作品,且分为诗歌、散文、小说、舞台剧剧本四组。
全国大专文学奖是停办三年之后,2016年马大华文学会一群对文学保持理想的学生,组成筹委,毅然排除万难,复办全文,利用逾九个月的筹备、征稿、造势活动、展开评委会议等。此文集里的得奖作品,展示了筹委们的耕耘成果。
目录:
序言/周锦聪
诗歌组
首奖:我想在大庭广众吻你
评审奖:喜欢
评审奖:出走
佳作奖:学诗
佳作奖:原谅
佳作奖:我在夜半时分醒来打理房间
散文组
首奖:日色慢
评审奖:我想和你聊聊
评审奖:红白
佳作奖:保持通话
佳作奖:倾听雨
佳作奖: Masak
小说组
首奖:旋转的木马
评审奖:神
评审奖:阿公笔记
佳作奖:新世录
佳作奖:通往自由之路
舞台剧剧本组
首奖:不取西经
评审奖:网
佳作奖:朋友
佳作奖:无处安放
佳作奖:我们
会审记录
总得奖名单
序:
吕育陶、刘育龙、曾翎龙、梁靖芬、陈志鸿、许维贤、伍燕翎……
你知道这些名字的共同点吗?他们,是历届全国大专文学奖(全文)的得主,是现今马华文坛的知名作家,是全文引以为豪的名字。历届全文得主,一些可能如灿烂的流星划过文坛,从此不见;但不少已成为文坛耀眼的恒星,表现令人瞩目。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奖是波是浪,却不是海的本身。这些作家在文学上的成就,全文也许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推波助澜”作用,但就是因为社会上各类“推波助澜”的团体在努力,让作家更受肯定、被“看见”。历届得奖者的成就,成为全文继续办下去的动力。
诚然,在人文气息尚未浓郁的大专学府,要主办文学奖委实不易。第18届全文于2013年在新纪元学院划上句点后,就停办了三年,眼看似乎就此“无疾而终”、“告别人间”。2016年,马大华文学会一群对文学保持理想的学生,组成筹委,毅然排除万难,复办全文,利用逾九个月的筹备、征稿、造势活动、展开评委会议等。这本文集里的得奖作品,展示了筹委们的耕耘成果。
本届参赛作品分为舞台剧本组、诗歌组、小说组和散文组。根据评委的反馈,整体而言,参赛作品的水准参差不齐,一些参赛作品的文字和布局显示作者极少接触经典,让人担忧。然而,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者,都是在取材、文字和创意等方面突显了本身的创作风格,都是值得期待的作者。他们或以委婉的文字歌颂爱情,或以调侃的手法反映时弊,或以沉重的笔调陈述历史,表达“小我”、“大我”或“无我”的境界,各显精彩,手法高明,即使有瑕疵,也瑕不掩瑜。当然,落选作品中,不乏深具潜能、富有创意的参赛者,只要他们能够广读经典,汲取养分,假以时日,必能锋芒毕露。
莫言说过,一个作家的成熟,应该是指一个作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所谓的风格,应该是一个作家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不混淆于他人的叙述腔调。这是大量阅读、敢于想象的作家,才可能做到的。现在大专生处于新旧文学观念、美学趣味混杂的时代,他们的作品或许会显现较前卫的创作风格,需要读者以不同的角度解读,诚如学者陈思和所言:“ 80后、90后的青年人可能就不会去学莫言学王安忆,不可能在他们里面找出一个小莫言,小王安忆,他们走的已经是完全另外一条道路。文学观念、美学趣味都变了。”
感谢马大华文学会顾问周添健副教授的邀约,让我成为本届全文的顾问。我是历届全文的得主,这次以“回家”的心情,跟年轻的筹委们群策群力,感受到他们创意无穷。他们不只创办了舞台剧剧本奖项,还想让得奖作品立体化,让舞台剧剧本、诗歌等得奖作品,在颁奖礼当天就上演。评委的现场点评,也让参赛者得以深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这群工委让我看见文学的无限可能。文学,本来就应该来自生活,融入生活,成为每个人心灵共鸣、想象齐飞的源头活水。
最后,谨以莫言的一段话与所有参赛者共勉:
“写作是一个‘苦差事’,但‘苦差事’本事也是一个巨大的乐趣和享受,有时候也会‘自讨苦吃’。我当然会继续写下去,对小说艺术本身的近乎痴迷地追求,总觉得下一部作品会更好。而且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物,让我经常产生巨大的创作冲动,根本停不下来。”
希望不论得奖与否,所有参赛者继续“自讨苦吃”“苦中作乐”,然后“苦尽甘来”,以优秀的作品,取得作家的身分证,在马华文坛以至世界文坛,发光发热!
周锦聪(活动顾问)
详细资料:
ISBN:978-967-419-219-8
书系:大将校园36
规格: 胶装/296页/150x205mm
出版地:马来西亚